我和老婆商量了好久,趁着夏天这会儿羊汤生意不忙,咱得抓紧学点真本事,不然冬天一来,排队的顾客一多,想学都学不进去。老婆说:“要学就学正宗的,别整那些不三不四的。”我说:“你说得对,咱得去单县学,那里的羊肉汤可是一绝。”
可问题是,去单县拜师,人家一开口就是三千块。说实话,这价格不低,但老婆一咬牙:“学!咱俩得干点正事,别老是看着别人赚钱。”于是,我们俩就真的跑去单县,在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学了三天,师傅手把手教,从选羊到熬汤,从配料到上桌,一点没落下。那三天,我俩真是学得脚底板都快磨破了,但心里踏实,因为那锅汤,是真的香。
回来后,我俩就开始在家试做,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,剁骨头、焯水、熬汤,一锅汤熬下来,得八九个小时。老婆说:“这哪是熬汤,这是熬命。”我笑着回她:“熬命也得熬,这可是咱的饭碗。”后来,我们把整个流程都记下来了,连羊骨头的重量、香料的克数、火候的控制,全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这锅单县羊汤,值不值3000块?我说值。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汤,而是我们一家人未来生活的底气。
图片
从骨头开始,讲讲这锅汤的做法选羊骨头,真的太关键了
我们一开始以为,随便买点羊骨头就行,结果试了几次,味道就是不如人家。师傅说:“你这骨头不对,羊汤好不好,骨头是第一位。”后来他带我们去屠宰场,看怎么选骨头。他说,最好的是带骨髓的羊腿骨和脊柱骨,这两种骨头胶原蛋白含量高,熬出来的汤浓白、醇厚。
我俩当时一听就懵了,回家之后在网上找那种带骨髓的整块羊腿骨,发现还真有!我特意挑了个销量高的店,买回来一试,果然不一样。骨头带点血丝,骨髓完整,熬出来的汤特别浓,连我岳母都说:“这汤香味儿跟咱老家一个味儿。”
所以,我建议大家如果在家做,一定要选这种骨头。每锅汤我用的是羊腿骨3kg + 羊脊柱骨2kg,加起来正好5公斤,适合一锅熬8-10人份的量。
焯水这一步,不能省
骨头买回来以后,别急着下锅,先泡水。我一般泡两个小时,中途换两三次水,把血水泡出来。老婆说:“你不嫌麻烦?”我说:“这叫去腥,你要是省这步,汤里全是腥味。”
泡好之后,冷水下锅焯水,放点姜片和料酒,大火烧开后撇浮沫。这个过程特别关键,浮沫要撇干净,不然汤就浑了。老婆说:“这浮沫多得像洗菜水。”我说:“对,你得看着它慢慢变清,才算干净。”焯好之后,骨头捞出来,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。
熬汤:火候决定成败
熬汤的锅我推荐用那种大铁锅,或者不锈钢锅也可以,但千万别用高压锅,那样汤就“死”了,没灵魂。锅里重新加水,我一般加15升纯净水,水量一定要够,熬汤过程中不能加水,否则汤就会变稀。我们试过中途加水,结果整锅汤都废了。
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,开始熬。熬汤的前两个小时,火力要大一些,等汤开始变白以后,就可以调成文火慢慢熬。整个过程我熬6-8小时,时间不够汤不浓,时间太长又容易过火。
老婆问我:“你熬这么久,不累?”我说:“不累,我看这锅汤就像看咱家孩子,得守着。”
中间我每隔一个小时就去看看火候,调整一下炉子,有时候还会加点羊油进去,增加香味。这个羊油不是随便买的,是我自己熬的羊尾油,提前冻好,每次用一小块。羊尾油的香味是别的油替代不了的。
配料的讲究:比例精准到克
香料这块,我可真下功夫了。在单县学的时候,师傅给了一张秘方,回来后我反复试,终于调出了一套适合家庭的配方:
- 白芷 20g
- 良姜 15g
- 小茴香 10g
- 草果 5g(去籽)
- 丁香 2g
- 砂仁 5g
- 桂皮 10g
- 香叶 5g
- 花椒 10g
- 干姜 15g
这些香料都是干的,我建议买整颗的,不要买粉,因为粉容易煮烂,影响汤的口感。我每次用纱布包起来,扎紧,这样方便取出。
另外,我还加了盐30g、鸡精10g、胡椒粉5g,这些是后期调味用的。盐要分两次加,第一次在熬了4小时后加一半,最后半小时再加另一半,这样汤味更均匀。
羊肉的处理:选肉、切片、烫汤
羊肉我选的是带皮羊腿肉,约2kg。这部分的肉肥瘦相间,炖出来口感最好。羊肉切之前先焯水,切片后还要再烫一遍,这样更去腥。
我一般把羊肉切成长条,每条大约5cm长、2cm宽,厚度控制在3mm左右,这样吃起来不柴,也容易入味。切好后用冷水泡半小时,再焯水一次,捞出备用。
等汤快熬好时,把羊肉放进汤里,再煮30分钟,这样羊肉和汤就完全融合了。
汤底的调配:浓汤与清汤的平衡
熬好的汤其实是浓汤,喝起来有点腻。所以我每次都会留出三分之一的浓汤,剩下的用清水调稀,做成清汤底。这样客人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浓汤或清汤,我家老婆就喜欢清汤,她说:“浓汤太压嗓子。”
配菜与蘸料:地道不地道,全看这一口
配菜我准备了:
- 羊杂(羊肚、羊肝、羊舌)各200g
- 香菜、葱花适量
- 腐竹、粉丝、豆腐泡适量
- 自制辣椒油、蒜泥、醋、香菜、香葱、芝麻酱(可选)
蘸料是我自己调的,做法是:
- 辣椒油50g
- 蒜泥20g
- 醋10g
- 香油5g
- 盐3g
- 芝麻酱10g(可选)
- 香菜末10g
这个蘸料香而不辣,特别适合搭配羊肉吃。
图片
图片
关键步骤全在这,老婆都说记住了熬汤这件事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真难。我和老婆反复试了十几次,才把味道稳定下来。
老婆说:“你这记性真好,我都记不住。”我说:“我记不住也要记,咱们得把这锅汤做得地道。”
1. 选骨头是关键中的关键
羊骨头选对了,汤就成功了一半。我建议大家选羊腿骨和脊柱骨,这两种骨头出胶质多,汤更浓。我是在淘宝上买的,价格比市场便宜,而且骨头干净、带骨髓,特别适合家庭熬汤。
2. 焯水不能省,浮沫要撇干净
很多人觉得焯水麻烦,其实这一步最不能省。骨头焯不好,汤就腥,喝起来也不香。浮沫一定要撇干净,我每次一边熬一边捞,捞到汤面清澈为止。
3. 熬汤时间要充足,火候要稳
我们熬汤一般6-8个小时,不能急。火候一开始大点,汤翻起来,等变白后就调小火慢熬。中间不能加水,也不能大火猛烧,那样汤就“死”了。
4. 香料比例要精准,别乱加
香料这块我一直按照师傅教的来,不敢自己乱改。比例要准到克,多了不行,少了也不行。我每次都是用电子秤称,不敢马虎。
5. 肉和汤要融合,不能分开煮
羊肉和汤必须一起熬,这样味道才能融合。我试过把羊肉后放,结果羊肉没味道,汤也没羊肉香。
老婆说:“这汤你要是做得不好,咱俩这冬天就白干了。”我说:“放心吧,我熬汤比熬日子还用心。”
图片
这锅羊汤,熬的不只是食材,也熬的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。老婆说:“你这3000块花得值。”我说:“值,因为咱学会了真本事,以后咱也能靠这锅汤吃饭。”
现在,我们已经开始在家试营业,每天早上五点起床,六点半熬好汤,七点开始卖。邻居来喝过都说:“这汤,真地道。”
有时候,我看着老婆在厨房里忙活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她一边切菜一边说:“你这汤,比我爸妈做的还香。”我说:“那得的,咱这是从单县学来的。”其实,做羊汤这件事,说到底就是个良心活。你用料实不实,火候准不准,香料配不配,汤好不好喝,全都能尝出来。
我和老婆都知道,这碗汤,不只是汤,而是我们一家人未来的饭碗。所以,我会一直熬下去,哪怕再苦再累,只要这锅汤香,心里就踏实。
图片
写在最后:
如果你也想在家做一锅地道的单县羊汤,不妨试试我这个做法。别怕麻烦,熬汤就像过日子,得慢慢来,用心熬,才能熬出好味道。
我和老婆的故事,还在继续。这锅汤,我们还会熬下去,熬到冬天,熬到顾客排队,熬到我们一家人吃得香、过得好。
一碗羊汤,熬的是手艺,更是生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远网-用杠杆炒股-配资门户网址-股票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